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牛皮癣饮食_牛皮癣饮食禁忌 看白癜风 电话问诊更方便 微信同号17831139693
不少患者在门诊时都会压低声音问我:“医生,我听说菌类容易发,是不是一点都不能碰?”其实这句话把一大片营养丰富的好食材都冤枉了。牛皮癣是一种免疫系统过度警觉导致的慢炎皮肤病,饮食的关键是减少诱因、补足微量养分,而不是盲目忌口让所有东西都变“危险品”。临床上观察下来,九成患者日常吃的平菇、金针菇、香菇、杏鲍菇、银耳都算是安全区,这些菌不仅提供植物蛋白、膳食纤维,还含有β-葡聚糖之类的活性成分,有助于把过动的免疫往回拉一拉。

当然,说能吃不等于可以敞开吃,得看“哪款菌、怎么做、吃多少”。先挑菌种,野生采集的毒红菇、牛肝菌之类就别冒险;市场上颜色过于鲜亮、气味刺鼻的腌制品也不要买,它们往往加了大量发色剂或者浸泡在高盐酱汁里,容易诱发瘙痒。再谈烹调方式,清蒸、炖鸡汤、涮火锅都可以,把油炸酥菇、泰式酸辣菌沙拉先放一边,高温油炒和刺激性酱料很容易把微炎症“拱高”。一次吃掌心大小的分量,吃完两天内没有出现新发红斑或瘙痒加剧,下次就可以正常加量。
皮损正红、脱皮多、夜里痒得睡不着的时候,身体处于“高敏”状态,哪怕平常觉得不过敏的东西也可能翻车。此时可以把菌类暂停三到五天,等皮肤屏障稍微稳一点,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小量尝试。每天记录吃了啥、痒没痒、红没红,这就是最简单的“自救实验”。病情进入稳定期,皮疹变薄、颜色变暗、睡眠良好,菌类就可以常规上桌,记得搭配大把绿叶菜和适量粗粮,减轻肠道负担。
很多患者同时口服甲氨蝶呤、环孢素、阿维A等药物,肝功能本来就吃力,如果菌类罐头里再混入过量添加剂,无形中就加重解毒压力。家庭采购时可养成习惯:看配料表,如果写有“山梨酸钾、亚硝酸钠、辣味提取物”,直接放回货架。自己做菜时刀板分开,生熟分区,尤其银耳和木耳泡发时间别超过四小时,防止滋长椰毒假单胞菌,省得皮肤还没好,胃肠又中招。
提到微量元素,硒和锌对皮肤修复十分关键。菌类里的硒元素比蔬菜高3-5倍,通过日常进食就能补上缺口。如果发现最近脱发多、伤口愈合慢,不妨在医生指导下查查血锌水平,不一定第一时间就冲到药店买大瓶装补充剂。身体的代谢很复杂,很多时候一块含锌食材、两次好好睡觉,就能让数值回升。
有些朋友担心饮酒碰菌类会更痒,确实如此。酒精扩张毛细血管,遇到菌里的组织胺样物质,容易出现皮肤烧灼感。社交场合无法避免时,可先把菌类当冷盘吃,隔开半小时再喝一点点低度酒,一旦开始发痒就立刻停止。
还一个小贴士:如果家里小朋友也患银屑病,把菌类切成丁、焯水后和鸡蛋一起摊成小饼,孩子更容易接受。通过游戏式烹饪,让他把“吃药的菜”当成有趣的食物,配合外用药的依从性也会提升。
总之判断菌类能不能吃,核心在于个人耐受和搭配方式。每吃一种新菌,都像做一次小实验:看皮肤、问体感、记日记。如果难以判断,点开右下角的「在线咨询」,把今天的菜谱发给我,一起把风险降到最低,也让味蕾保持好心情。